62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庞大的船队,漫长的航行,吃饭成为当时后勤保障的关键。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官兵水手们吃什么呢?日前,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刚对此进行了解析。
首先是出航前的食物储备。除了米、面等主食,能够应对长时间航行的腌制品、果脯等也必不可少。船上还会携带鸡、鸭、羊等家禽、牲畜。此外,从下西洋相关敕书中提到的“各色纻丝纱棉、银两缎匹、铜钱、粮赏、麻油、军器、钱粮瓷器、铁锅、军火器、纸札、油烛、柴炭……”来看,不仅调料同样预备充足,甚至还有茶和酒。 赵志刚介绍,利用瓷器种植蔬菜、喝茶等方法补充维生素,可防止船员长期航海缺乏维生素得坏血病。酒,则主要是米酒等度数较低的酒。
郑和船队的航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探索,更是一场文化与美食的交流盛宴。每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船队也会上岸采购补给。在漫长的航程中,船队积极吸收多元风味的饮食,将各地的特色美食与烹饪技艺带回船上,让不同地域的风味在小小的船舱中汇聚融合,比如热带水果香料菜肴——杏仁酱香料鸡。 来自海洋的馈赠同样丰富着船队的餐桌。每当船队行驶到满喇加、苏门答腊等鱼类资源丰富的海域,便会捕鱼烧食,既丰富了餐桌又可补充营养。饮用水方面,除了随船带水外,船队主甲板边缘都有泄水装置(类似马路边下水道盖子),用来收集雨水。
今年正值郑和首下西洋620周年,也有餐饮企业在积极研究,计划推出“郑和航海宴”。 在赵志刚看来,“郑和航海宴”不仅是对郑和下西洋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纪念,更能够以美食为媒介,让人们在品味美食,领略海洋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提升海洋意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