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下文”客户端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2017年6月28日在苹果、安卓市场全新推出的内部创业产品,是国内首款对话式新闻App,定位为内容集成平台,主打交互新闻、智能新闻,口号为“来自世界的回复”。“下文”打破传统的门户架构,没有繁杂的频道,追求极简风格,界面清新自然、科技感强。“下文”通过“对话新闻+人工智能+新闻社群”三大功能,给用户优质的新闻内容、即时的新闻讨论、智能的新闻探索体验,特别是接入业界领先的聊天机器人技术,实现闲聊、百科、新闻检索三大AI模块,尝试打造属于未来的新闻样态。
上线以来,“下文”每天推送精选新闻35篇左右。以《下文@所有人:尝尝第一份高铁外卖》(以下简称《外卖》)一文为例,2017年7月17日,铁路部门推出高铁订餐服务,这一举措同时涉及人民群众食、行两大民生领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报道抓住热点,当天发出,以交互式问答的方式,第一时间为读者奉上详细信息。报道篇幅不长,但抓牢了服务内容、订餐方式、注意事项等核心信息。此外,报道还提供了标注来源的可靠外链,以及海量信息的人工智能界面,以供延伸阅读。由此,读者可在获取核心事实的基础上,自行决定额外信息获取的多少。
“下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话式新闻,在该文得到很好体现。日常对话式的行文,大量动图、图片、emoji表情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赋予内容浓郁的人格化气息,接近朋友间的聊天场景,极具感染力。在一些对话层级结束时,还给用户提供多选,可按其心意自行选择新闻路径,自由度非常高。
“下文”还具有“闪聊”功能,除了网友之间可在线交流,还能邀请到前方记者、专家学者、新闻当事人等进入其中,通过图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向网友补充正式报道以外的知识、细节和感受。此外,“下文”闪聊还有一个任性的设定,为了保证闪聊中的发言质量,少一些“键盘侠”,用户必须看完完整新闻,充分了解新闻内容后,才能看到闪聊入口。仍以《外卖》一文为例,用户在新闻尾部可一键进入闪聊,闪聊界面操作简单,可以发布文字、图片、音频等。不少网友在线提出疑问,正在高铁上体验式报道的央广前方记者迅速响应行动、进入闪聊,将采访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群内网友,实现了定制采访。在此过程中,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报道也摆脱了“截至发稿时止”的桎梏,随时发问、随时更新,让用户能持续获得最新资讯。
此外,当时“下文”人工智能功能已在线上灰度测试,部分用户可以实时点击界面左下角机器人按钮进入人工智能界面,获取新闻推送之外的更多信息。机器人是一个自带天线、眼镜一圆一方的动态形象,是一个既萌又智慧的知识助理。在《外卖》一文中,用户进入人工智能界面后,可以自主对话,也可以点选由该文自动生成的“高铁”“动车组”等关键词,方便快捷地获取百科知识及相关新闻推送,深度了解中国高铁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用户还可以继续围绕相关内容发问,得到所问即所答的延伸。
社会效果
“下文”的智能对话式新闻界面和真实可靠的新闻精选获得众多用户及业内人士好评。不少用户表示,对话式的交互体验、多媒体元素的灵活应用和人工智能的植入让新闻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对很多原本不感兴趣的新闻产生了兴趣,拓宽了知识边界。聊天室内的网友提问踊跃,观点碰撞,形成良好互动,还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观点和信息。如《外卖》一文就产生了《高铁叫外卖引发热议,央广记者在下文聊天室内现场回答问题》的高质量UGC内容(见前表报道2链接)。
数据方面,创新的交互方式取得了极好的用户黏性,“下文”App次日留存率达40%,高出新闻资讯阅读行业次日平均水准超过10个百分比(该项指标为App运营方面最具价值、最能表现用户黏性的指标之一),周留存和月留存等指标也处于行业前5%~10%行列。“下文”尤其受到年轻群体青睐,特别是高校和高中学生的欢迎,30岁以下用户占比近70%。年轻群体追求新锐、极简、互动性强、科技感强的产品调性,“下文”恰恰匹配了这种需求。在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下,“下文”展露出占领年轻一代舆论阵地的潜力。
此外,2017年“下文”已获得来自应用市场和传播学界的四个重要奖项,并得到《中国记者》《青年记者》等学术刊物,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新闻媒体及“36氪”“刺猬公社”等科技、传媒领域新兴媒体的报道和好评,成为传统媒体创新的标杆式产品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