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进入长安后,回纥叶护请如约定,元帅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拜于叶护马前说道:“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不可复取矣。”请求攻下洛阳后再如约,叶护同意。
新店之战后,安庆绪逃出洛阳,奔向邺城。回纥纵兵大掠,李俶和郭子仪以绢罗万匹向回纥进行赎买,才制止他们的掳掠。后来史朝义降而复叛,唐朝又借用回纥兵,洛阳再次遭到抢掠。
2、仆固怀恩叛变,唐与回纥泾阳之盟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第二次引吐蕃、回纥数十万众入侵。虽然中途仆固怀恩病死,但是吐蕃和回纥还是在十月三日进至奉天,八日抵达泾阳,这时候郭子仪的军队只有万余人,众寡悬殊,郭子仪一面命令严防死守,一面派牙将李广瓒去回纥兵营游说。
回纥提出要见郭子仪,郭子仪率领数十骑出营,都脱了铠甲和防护,直接到回纥军营谈判。回纥同意和唐朝联合攻击吐蕃,然后吐蕃吃了败仗被斩杀万余人。回纥胡禄都督等朝见唐代宗,唐廷赠与绢帛,前后达到10万匹之多,府库空竭,乃以百官俸给之。可见泾阳之盟唐朝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
在军事能力不行的时候,只有付出代价才能换回和平。代价也是有区分的,一般现金可以多给些,但是土地却不能多给。清朝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和沙俄谈判,收回了崇厚割让的大片土地,但是赔款增加了很多。因此现在新疆的领土没有少得太狠。
当然了,有经济实力最好有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唐朝兴盛的时候,拓地万余里,一旦衰弱,自己的首都和子民都不能保,真实令人慨叹。
3、丝绸之路商业勒索
河西、陇右失陷后,使得安西和北庭十余年没有和唐朝中央互通音讯,建中二年(781年)才能借道回纥使节往返。唐朝以绢帛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
然而丝绸之路被隔断后,回纥乘机做中间贸易,用马匹强制换取绢帛,但是贸易的价格是很不公平的,一匹马换取绢帛四十匹,而且一下子就是几万匹马,回纥对于绢帛贪求永无止境,他们用来换绢帛的马匹都是老弱病残的,唐朝得到了马匹也没有什么用。
安西和北庭人员往还借道回纥,回纥也要留下买路钱,搞得大家很难受。这样就导致安西和北庭都护府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终于在贞元六年(790年)及以后眼看着安西和北庭最后被吐蕃吞并。随着安西、北庭的失陷,唐朝可以获得的巨额贸易收入也灰飞烟灭,贸易的繁荣景象也成过眼烟云,唐朝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
4、唐朝与吐蕃议和
在几次被吐蕃侵略后,吐蕃提出议和,唐德宗同意。因为唐德宗极端厌恶回纥,正想借助吐蕃之力牵制回纥。因此决定与吐蕃和谈,举行盟约仪式。
双方商定仪式在平凉(今天甘肃境内)举行。盟誓这天,吐蕃代表是尚结赞,唐朝这边是浑瑊(应吐蕃要求)。盟誓时筑一座高坛举行仪式,双方各带甲士三千人,排列在坛的东西,双方可带穿常服的使者四百人到坛下。吐蕃提出各派数十个骑兵到对方营中巡视,监视违约行为。浑瑊答应了。
实际上吐蕃埋伏了数万精骑。盟誓为假,劫盟为真。他们要的是唐朝主使浑瑊。在进入帐内双方换了礼服的时候,忽然吐蕃擂起战鼓,伏兵四起。在击鼓之前,派在吐蕃阵营中巡视的几十个唐朝骑兵已被悄悄地干掉,由于视线被阻隔,唐朝军营里还浑然不觉。
伏兵冲进来,对着手无寸铁的唐人大肆砍杀,浑瑊机智,从帐篷后面钻出,刚好有马拴在那里,浑瑊骑上马狂奔逃命,吐蕃人追击,还好箭没有射中。
这番唐朝损失惨重,使团几百人被杀,上千人被俘。可见弱国无外交,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道理。唯有自己的军力强大才是重要的,其他的盟友什么的,要么想着你的好处,要么会背叛你或吃了你,进而取得利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